跳到主要內容

臺東衛生局商標

Menu

疾病防治

梅毒疾病介紹
110/09/08
190

病原體

  • 梅毒螺旋菌(Treponema pallidum)。


 

傳播途徑

  • 性交及其他性行為:這類的緊密接觸為傳染之主要途徑、傷口直接接觸到皮膚或黏膜病灶之分泌物、體液及其他分泌物(如精液、血液、陰道分泌物),最具傳染性。 
  • 血液傳染:經由輸血、共用針頭、針具等方式傳染。 
  • 母子垂直感染:懷孕初期未接受適當治療,會透過胎盤傳染給胎兒,造成新生兒感染先天性梅毒,嚴重甚至會導致死產或死亡。


 

潛伏期

  • 一般感染後2年內最具傳染性之時期,特別是第一期、第二期梅毒,超過2年傳染力較弱,愈晚期傳染性則愈弱。
  • 適量之青黴素治療可在24至48小時降低病患之傳染性


 

可傳染期

  • 10至90天,通常約為3週。

 


症狀

  • 梅毒是全身性慢性傳染病,症狀很複雜,而且變異性很大,梅毒通常會在皮膚或黏膜破損處形成病灶,而且很快散播到全身,侵犯全身的器官及組織,但病患也可能完全沒有臨床症狀。
  • 根據傳染期程及傳染性之有無,梅毒分為早期及晚期梅毒。

早期梅毒:

  • 指感染後兩年內之時期,傳染性較強;感染後在接觸處出現無痛性潰瘍與硬性下疳,傳染性極高,容易發生在男性陰莖任何部位,女性則是在陰道。早期梅毒如果沒有接受治療,經過數週後,硬性下疳也會自動癒合消失,但病情會越來越嚴重。會出現全身性症狀,包括頭痛、倦怠、噁心、發燒、體重減輕,或有肌肉及關節疼痛的現象。
  • 接下來會出現皮疹,常是全身皮膚隆起紅豆般大小的疹子,全身性淋巴腺腫也是常見症狀之一,腫大之淋巴腺像橡皮一樣硬,沒有痛覺,常見於鼠蹊、頸部、枕部、腋部及上髁部之淋巴腫。
  • 接下來梅毒進入完全無臨床症狀的時期,可能幾個月甚至20年不等。在這段時期內,這類病人雖然並無臨床症狀,但體內仍然有梅毒螺旋菌存在,對身體組織器官仍有破壞性。常會影響到神經系統但症狀輕微不明顯,主要為頭痛、嘔吐及視乳頭水腫等。復發性皮疹及黏膜病灶可能會再度出現,造成復發性梅毒。

晚期梅毒:

  • 通常發生於感染後3到7年,通常傳染性較弱,主要症狀為「梅毒腫」,容易發生於皮膚、上表皮組織以及骨骼肌肉組織。 

先天性梅毒:

  • 先天性梅毒不是遺傳性疾病,是由媽媽垂直感染嬰兒,臨床症狀最早出現水疱,容易發生在手掌及足蹠,可能新生兒出生即存在,其他包括老人樣容貌、色素沈著斑、梅毒性禿髮、梅毒性甲床炎及黏膜斑疹、梅毒性鼻漏。此外還有極端疼痛性之梅毒性假麻痺,輕觸也會引致嬰兒大哭。

 


治療照護

  • 目前已有抗生素可以有效治療。
  • 如果出現梅毒臨床症狀或懷疑自己感染梅毒,請立即就醫治療,可至醫療院所泌尿科、皮膚科、婦產科等科別看診,亦可參考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之友善性傳染病門診推薦醫師名單,並同時接受愛滋病毒篩檢。

 

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

OPEN
各衛生所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