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臺東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商標

Menu

最新公告

常被忽略的憂鬱症 您認識它?
108/05/29
334

統計本縣103至107年自殺通報發現逐年上升,且以憂鬱傾向、罹患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為自殺原因者,自106年以來已佔所有自殺原因的25%以上。

一般看診中30%有憂鬱症,大約60%接受治療者一開始是掛一般科別尋求治療。

且有憂鬱症者認為這不是疾病、羞於承認、身體常有模糊不清痠痛或疼痛的表現或同時有其他身體疾病,所以,憂鬱症常被忽略。

憂鬱與憂鬱症是不同的,憂鬱大都會興趣缺缺、較無快樂感、常感到疲倦、常有悲傷的情緒。但憂鬱症的表現,除了有憂鬱的表現外,持續難過、孤獨、情緒不穩且影響正常生活。

工作中發現憂鬱的人真的不少,失去快樂的能力,心情越來越沉重,生活的興致與活力越來越低,睡眠、食慾變多或變少,無法專心,不想和人接觸這是憂鬱的表現,但是未必就是憂鬱症,

憂鬱症有一定的診斷標準,憂鬱相當的普遍與容易上身,性別不居,年齡不是問題,甚至小學生也可能難以倖免。

何時發生?

憂鬱常常會在一個特別的時間點上,特別的事件後發生,只是它的因果關係不是非常明顯,甚至會在某些事件後一段時間才發生,以致於遭受憂鬱侵襲的人無法明白,

總會疑問,為什麼是現在發生。除了少數因為藥物或生理因素引起,其實多數的憂鬱還是有跡可循,常因為一些特別事件而引發,

譬如家人過世(尤其是關係上具有未處理好的情結)、家庭關係變化(如離婚、分居等)、生產後、工作事業上發生大的變化、(自己或家人)身體出現重大疾病等事件。

這些事件通常和失落有關。

可是,有些人面臨同樣的事件卻未必會出現憂鬱的現象,這表示,除了有特別的事件之外,個人的性格與長期的生活品質也會有所影響。

過於求完美、嚴謹、要求自己的性格;加上長期生活得不到快樂,缺乏人際關係支持的生活,這些將成為憂鬱產生的溫床。

家人之間相處長期的氣氛往往與這些也有關聯。有了外在的事件加上個人內在特有性格與生活品質,憂鬱就自然容易孕育而生。

如何看待?如何面對?


憂鬱的心情像是黑夜相對於白日,是一種自然的療癒過程,將自己縮起來,減少活動,形成一個保護的繭,自我療傷小段時間之後可能就自然恢復(可能幾天內)。

可是如果憂鬱情形稍微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與工作,如失眠、失去食慾、失去樂趣兩週以上了,體重明顯減輕,就需要謹慎看待。

尋求專業的諮詢可避免自行亂投藥造成延誤復原時機。有的憂鬱問題拖上幾十年都有。

憂鬱影響的層面不只個人,包括家庭關係、夫妻關係、親子關係、子女教養、工作品質、甚至生命與社會安定。

如果更嚴重,無法正常作息與工作,尋求精神科或身心科的短期藥物治療可讓個人維持起碼的生活穩定,不至於影響層面擴大。

憂鬱像是感冒的症狀,是問題的外在表現,嚴重時尋求精神科醫師接受症狀處理可以治標,讓身體恢復穩定狀況。

治本之道是,尋求心理上內在的健全,否則容易再復發,也可能會形成對藥物的依賴。而成為慢性的疾病。臨床上憂鬱的心理治療、心理諮商是有很好的效果的。

 

所以,要了解自己是否有憂鬱傾向。可透過健康簡氏量表,檢視自己的心情指數。倘若心情指數大於15分、自殺想法大於2分,就必須就醫。

您可透過本縣精神醫療資源或心理諮商服務,解決困擾已久的情緒。

 

倘若您有精神、自殺或心理衛生相關問題,諮詢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專線230295,我們會提供您專業的服務。

OPEN
各衛生所 TOP